<output id="tjrp0"></output><table id="tjrp0"><meter id="tjrp0"></meter></table>
    <code id="tjrp0"><output id="tjrp0"></output></code>
    <table id="tjrp0"></table>
    <code id="tjrp0"><menu id="tjrp0"></menu></code><sub id="tjrp0"></sub>

    <input id="tjrp0"></input><input id="tjrp0"><output id="tjrp0"><strike id="tjrp0"></strike></output></input>
    <input id="tjrp0"></input>

    <input id="tjrp0"></input>

    1. <var id="tjrp0"></var>
      <sub id="tjrp0"><code id="tjrp0"></code></sub>

              <code id="tjrp0"><cite id="tjrp0"><u id="tjrp0"></u></cite></code>
                <var id="tjrp0"><output id="tjrp0"><rt id="tjrp0"></rt></output></var>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環保分類 > 廢氣  

                供熱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3-03-01 06:43:38

                一、充分認識加快推進供熱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供熱信息化建設是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城市供熱領域的深化應用,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系列決策部署的重要工作,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徑,是提升供熱保障能力、企業管理和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


                2018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以全省供熱監管信息平臺建設作為推進供熱行業信息化工作的抓手,制定了省、設區市、城市(縣、市、區)和供熱企業四級供熱信息平臺建設方案,編制了有關技術標準,組織了軟件設計開發和試運行;石家莊市建成了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信息平臺,安裝了3萬個典型熱用戶室溫監測點,并于2018-2019年采暖季實際運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據省領導指示要求,要盡快建成覆蓋全省所有城市的供熱監管信息平臺,所有供熱企業要建立智能供熱系統。


                二、細化供熱信息化建設工作目標


                2019-2020年采暖季前,完成全省城市供熱監管信息平臺詳細設計、系統測試和試運行工作,進入正式運行階段;各設區市主城區和供熱面積達到600萬平方米以上的縣級城區(下轄縣級城區均未達到600萬平方米的設區市應至少選擇一個縣級城區),建成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信息平臺,典型熱用戶室溫監測點數量達到總數的1%;供熱面積在300萬平方米以上的供熱企業實現生產系統智能化和客服系統信息化。


                2020-2021年采暖季前,全省供熱面積達到300萬平方米以上的城區建成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信息平臺,典型熱用戶室溫監測點數量達到總數的1%;供熱面積在100萬平方米以上的供熱企業實現生產系統智能化和客服系統信息化。


                三、明確四級供熱信息化建設內容


                全省城市供熱信息化工作以城市供熱監管信息平臺建設為抓手,以頂層設計、統一標準、政府推動、整體提升為原則,整體工作分為省、設區市、城市(縣、市、區)和企業四級展開,每個層級均有明確的建設內容。


                (一)省級和設區市級供熱監管信息平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統一組織設計開發全省城市供熱監管信息平臺,包含省、設區市兩級城市供熱監管信息平臺功能,省和各設區市供熱主管部門根據所轄區域和職責分工,對區域內各個城市供熱運行具體情況進行監測和管理。平臺主要功能包括換熱站運行和居民室溫狀況的實時監測、各個城市投訴處置和供熱系統安全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測,各區域供熱效果和供熱企業服務質量的量化評價,供熱管網和設施完好狀況的智能分析。設區市級供熱監管信息平臺通過數據接口與轄區內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信息平臺聯通,采集熱網運行和臺賬更新數據。


                (二)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信息平臺。該平臺由縣級以上城市供熱主管部門組織建設,用于區域內供熱運行詳細狀況的監管和指揮。平臺主要功能包括熱源、換熱站和居民室溫等供熱系統設施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測,咨詢投訴的受理和處置,事故故障的預測預警,應急突發事件的指揮調度,基礎臺賬數據的定期更新。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信息平臺通過數據接口與轄區內供熱企業智能供熱系統聯通,采集熱網運行和臺賬更新數據。


                (三)企業級智能供熱系統。該系統由供熱企業組織建設,是供熱生產、客戶服務和企業管理等信息系統的統稱。供熱生產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多熱源的調峰和智能調度,熱網參數智能調控、氣候補償、節能運行,居民室溫遠程監測;客戶服務信息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報修服務受理,繳費收費辦理,咨詢解答和用熱常識普及,服務質量評估。


                四、推進重點工作,按時完成任務


                (一)制定基于信息平臺的工作制度。制定和修訂全省供熱信息平臺運行管理制度,包括基礎數據臺賬管理、典型熱用戶室溫采集、年度供熱行業指標統計、供熱信息安全工作導則,數據采集和接口標準,供暖期應急投訴處置和逐級日報、突發事件報告工作導則等。此項工作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實施,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開發完成全省城市供熱監管信息平臺。根據省和設區市供熱監管部門的工作特點和現行制度規范,制定具體的系統功能需求方案,組織系統開發單位進行詳細設計,調整數據采集標準和接口規范,完成代碼編寫、數據庫設計、測試和安全測評等工作,并正式啟用。此項工作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實施,2019年9月30日前完成。


                (三)開發建設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信息平臺,安裝典型熱用戶室溫監測裝置,聯通本轄區供熱企業智能供熱系統,實現轄區供熱系統主要臺賬和運行數據上傳。此項工作由各設區市牽頭,各縣(市、區)組織實施,每年10月15日前完成年度任務。


                (四)安裝居民室溫監測裝置。在所有居民小區安裝典型熱用戶室溫監測裝置是全省城市供熱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地應本著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參與的原則開展工作。室溫監測數據可以利用現有分戶熱計量系統上傳的數據,但應按規定比例列入典型范圍。此項工作由各設區市牽頭,各縣(市、區)組織實施,每年10月15日前完成年度任務。


                (五)供熱系統智能化和供熱企業信息化建設。供熱企業對供熱生產系統和客戶服務系統進行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按要求安裝典型熱用戶室溫監測裝置,聯通所屬城區城市級供熱監管指揮平臺,實現臺賬數據和供熱運行數據的上傳。此項工作由各設區市牽頭,各縣(市、區)組織,供熱企業實施,每年8月30日前完成年度任務。


                (六)完善供熱基礎臺賬數據。供熱企業應按照全省城市供熱監管信息平臺設計要求,匯總整理最新臺賬數據,更新錄入。此項工作由各設區市牽頭,各縣(市、區)組織,供熱企業實施,每年8月30日前完成年度任務。


                (七)四級供熱信息平臺聯通運行。在完成上述工作基礎上,于2019年10月25日前完成全系統試運行,11月1日起全省城市供熱監管信息平臺投入正式運行,數據按要求實時上傳,各級供熱主管部門結合信息平臺功能制定工作制度,采暖季應急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五、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目標實現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精心組織、統籌謀劃,制定本地區城市供熱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分工,充實專業人員,細化任務目標,確保各項建設任務按期完成。各設區市要牽頭組織所轄縣(市、區)開展供熱信息化建設工作,既要抓城市級供熱信息監管指揮信息平臺建設,也要抓供熱企業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于6月15日前,將責任領導、聯系人、2019年計劃完成信息化建設目標任務的縣(市、區)和供熱企業名單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二)做好資金保障。各地供熱主管部門要提前謀劃,積極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將信息化建設和“冬病夏治”、老舊管網改造等工作有機結合,籌措信息化建設資金。供熱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信息化建設,保證系統建設和運行維護資金的持續投入。


                (三)加強培訓交流。加強信息化的宣傳普及工作,推動政府、供熱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關注、支持和參與。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信息化培訓交流,宣傳信息化理念和方法,推廣信息化建設成功經驗,調動企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性,促進全行業信息化發展環境的優化。


                (四)加強工作督促指導。建立信息化建設督導檢查機制,將信息化工作納入各地年度重點工作,定期督促各項任務落實。建立供熱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制度,公布評價結果和排名,對末位企業進行重點指導。


                (五)保障信息安全。堅持網絡安全與供熱信息化發展并重,保證安全措施與信息化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落實國家和我省網絡安全的強制性標準,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保障網絡免受干擾、破壞或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絡數據泄露或被竊取、篡改。做好網絡安全宣傳教育,開展網絡安全認證、測評和風險評估等工作。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有關規定。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明溪县| SHOW| 东乌| 萨迦县| 石屏县| 青岛市| 嘉义市| 新昌县| 虹口区| 诏安县| 土默特左旗| 大理市| 周至县| 镇康县| 嘉鱼县| 中方县| 永修县| 湘西| 柳河县| 绵竹市| 四子王旗| 西林县| 汉沽区| 义乌市| 扬州市| 松滋市| 竹北市| 定西市| 通海县| 新津县| 望城县| 九龙城区| 湄潭县| 铜陵市| 宣威市| 沙雅县| 枣阳市| 新邵县|